中共中央 国务院
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
建设美丽中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实现了由重点整治到系统治理、由被动应对到主动作为、由全球环境治理参与者到引领者、由实践探索到科学理论指导的重大转变,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生态文明建设仍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生态环境保护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尚未根本缓解,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内生动力不足,生态环境质量稳中向好的基础还不牢固,部分区域生态系统退化趋势尚未根本扭转,美丽中国建设任务依然艰巨。新征程上,必须把美丽中国建设摆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突出位置,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好家园。
《意见》第二十四条
开展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评价
建立通用ESG评价标准是国家推动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基石,这一标准体系将推动各行业在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方面系统性的提升,以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国家战略目标。

《通用ESG标准企业评价规范》制定工作正式启动
在中国经济社会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背景之下,ESG不仅是企业适应全球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也是品牌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促进社会和谐与进步的重要途径。世界500强企业在绿色低碳转型的过程中,正以ESG为战略思维工具,将ESG作为品牌建设的核心动力,以此增强市场竞争力;并开始对供应链提出明确的可持续发展和ESG要求,通过ESG实现多元协同发展。
为了帮助更多中国企业通过ESG提升企业品牌的国际竞争力,以及推动更多跨国企业、跨境投资者对于中国ESG品牌企业的了解,《通用ESG企业评价规范》制订工作在论坛上正式启动。由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立项,UESG优世界(中国)作为主导起草单位,联合国际与国内权威机构,标杆企业与专家学者共同起草。《通用ESG企业评价规范》是首个评价“绿色可持续发展企业”的团体标准。这标志着绿色可持续发展进程的全面推进。
《规范》由数百家权威机构、世界500强、标杆型企业与专家学者共同制定
为认真贯彻执行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通用 ESG企业评价规范》制订工作于 2024 年 5 月由新华社主办的世界 500强品牌发展论坛上正式启动,在上海市商务委的指导下,规范由UESG 优世界(中国)作为主要召集单位,联合全球权威机构、世界500 强企业、各上市企业、各行业协会与专家学者共同起草。
《通用 ESG 企业评价规范》是首个绿色可持续发展企业(ESG企业)评价标准,规范提供了一个统一的执行框架和一套系统化、科学化的评价方法,用以识别和认证符合 ESG 标准的企业。本规范旨在协助链主型企业优化绿色供应链管理,确保企业的长期稳定运营,同时有效提升品牌形象。
在当前全球生产和消费模式向绿色、可持续方向转型的大背景下,众多企业与品牌正积极向环保和创新方向发展。本规范的实施将有助于环境保护和绿色可持续发展方面表现卓越的企业与品牌。构建一个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评价体系不仅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链主型企业应当承担的责任和使命。

通用ESG标准发布中心正式启用
全球化传播《通用ESG标准企业评价规范》
为了更好地将《通用ESG标准企业评价规范》全球化传播,形成一个国际通用标准,通用ESG标准发布中心于2024年6月正式启用。每周邀请一批标杆型标准共建单位进行视频专访,共议绿色、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话题。

供统一的执行框架和系统化、科学化的评价方法
帮助企业制定正确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战略
通用的ESG标准为企业提供了一个统一的执行框架和系统化、科学化的评价方法,这对于帮助企业制定正确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战略至关重要。ESG标准涵盖了信息披露、评估评级和投资指引三个方面,构成了社会责任投资的基础,并且是绿色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构建ESG评价体系时,关键在于确定统一的ESG信息披露标准,这有助于企业更规范化地披露信息,满足广大利益相关方的需求。同时,评价方法必须科学有效,能够为投资者提供明确的投资信号,促进企业不断提升ESG实践。企业可以通过数字化管理系统自动化收集和测算ESG信息,提高数据准确性,实时监控和跟踪ESG绩效。此外,建立信息披露与信贷、评级的联动机制,可以激发企业披露ESG信息的内在动力。培育专业的ESG投资机构,将ESG理念融入投融资流程管理、内控管理和监督管理各个环节,实现ESG闭环管理。
ESG体系还应与国际标准接轨,如GRI标准和ISO 26000指南,以提高评价结果的国际可比性。同时,考虑到中国特有的社会、文化和制度背景,中国的ESG评价体系需要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体系,这可能包括对扶贫、教育平等、医疗保障等社会公共服务的提供和改善的关注。通过这些方法,企业可以更好地制定和实施绿色可持续发展战略,提高其在全球市场中的竞争力和吸引力。